清热解毒,凉血活血--狼疮丸
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3:38    点击次数:115

以下是中西医视角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(SLE)的系统性解析:

一、西医视角

1.疾病本质与发病机制

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,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组织,导致多器官损害。

①遗传因素:特定基因缺陷增加患病风险,但非直接遗传病。

②环境诱因:紫外线、病毒感染(如EB病毒)、药物(肼屈嗪、普鲁卡因胺等)、化学物质暴露。

③性激素影响:雌激素促进免疫活化,育龄期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(约9:1)。

2.临床表现

症状复杂多样,可累及全身:

①皮肤黏膜:80%患者出现颧部蝶形红斑、盘状红斑、光过敏、口腔溃疡。

②关节肌肉:对称性关节肿痛(无畸形)、肌痛/肌无力。

③内脏损害:

A.肾脏(95%):蛋白尿、血尿、肾功能衰竭(主要死因)。

B.心肺:胸膜炎、心包炎、间质性肺炎。

④神经系统:癫痫、精神障碍、中风。

⑤血液系统:白细胞/血小板减少、溶血性贫血。

3.西医治疗

以控制炎症、抑制免疫反应为核心:

①药物:

A.糖皮质激素:急性期大剂量冲击,长期需减量维持。

B.免疫抑制剂:环磷酰胺、霉酚酸酯(保护肾脏)。

C.生物制剂:贝利尤单抗(靶向B细胞)。

治疗目标:降低疾病活动度、预防器官损伤、减少药物副作用。

二、中医视角

1.病名与病因病机

属“红蝴蝶疮”“阴阳毒”“虚劳”范畴,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:

①本虚:先天肝肾不足、精血亏虚(阴虚为本)。

②标实:热毒炽盛、瘀血阻络(急性期),或痰湿、饮邪内停(慢性期)。

③外因(日晒、药毒、六淫)引动伏邪,致阴阳失调。

2.辨证分型与治疗

根据病程分期与证候特点灵活施治:

图片

3.中医特色疗法

①外治法:寒性关节痛用温经散寒药外敷,热性用清热凉血药熏洗。

②针灸:选足三里、关元、肾俞等穴调节免疫、缓解疼痛。

三、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

①增效减毒:

中药(如养阴清热药)减轻激素副作用(如骨质疏松、高血糖)。

急性期西医控制炎症,缓解期中药扶正固本(如六味地黄丸调补肾阴)。

②个体化调治:

根据激素用量阶段调整中药:大剂量时滋阴降火(知母、黄柏),减量时益气养阴(黄芪、麦冬)。

③预防复发:

中药调节免疫平衡,延长缓解期(如复方生地合剂维持稳定)。

四、生活管理与预防

1.防晒避毒:严格防晒(遮阳帽/SPF50+霜),避免光敏食物(芹菜、苋菜)及诱发药物。

2.感染预防:戒烟限酒,避免人群密集场所,防呼吸道/泌尿道感染。

3.生育指导:病情稳定6个月以上可在医生指导下备孕。

中西医协同可显著提升SLE控制率。目前虽无法根治,但规范治疗下患者生存率超90%,多数可维持正常生活。需定期随访,动态调整方案,医患携手共克“狼疮”。

取自网络

图片

中国药典2020版一部

狼疮丸

Langchuang Wan

【处方】金银花53.6g,连翘53.6g,蒲公英53.6g,黄连13.4g,地黄53.6g,大黄(酒炒)20.1g,甘草13.4g,蜈蚣(去头尾足)2.42g,赤芍26.8g,当归13.4g,丹参13.4g,玄参53.6g,炒桃仁26.8g,红花20.1g,蝉蜕53.6g,浙贝母26.8g。

【制法】以上十六味,粉碎成细粉,过筛,混匀。每100g粉末加炼蜜10~30g与适量的水泛丸,干燥,包地榆炭衣,制成水蜜丸;或加炼蜜90~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;即得。

【性状】本品为黑色的包衣水蜜丸,除去包衣显棕褐色至黑褐色;或为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;气微,味辛、涩、微苦。

【功能与主治】清热解毒,凉血活血。用于热毒壅滞、气滞血瘀所致的系统性红斑狼疮。

【用法与用量】口服。水蜜丸一次5.4g,小蜜丸一次10g,大蜜丸一次2丸,一日2次;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期:一次服用量加1倍,一日3次。

【注意】孕妇禁用。

【规格】水蜜丸,每100丸重30g;大蜜丸,每丸重5g。

【贮藏】密封。

【方解】

方中金银花、连翘、蒲公英清热解毒、散结消肿,为君药。黄连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;大黄清热解毒,凉血消肿;桃仁、红花、赤芍、丹参、生地黄、当归活血化瘀,凉血消肿,共为臣药。浙贝母、玄参滋阴解毒散结;蜈蚣、蝉蜕疏风通络,共为佐药。甘草调和诸药,为使药。诸药合用,共奏清热解毒、凉血活血之功。

【临床应用】

1.红蝴蝶疮   因热毒壅滞,气滞血瘀所致,症见面部蝶形红斑、或盘状红斑、常伴畏光、发热、力、关节痛、烦热不眠等;红斑狼疮见上述证候者。

2.皮痹   热毒壅滞,气滞血瘀所致,症见皮肤点状、或带状皮肤水肿、硬化或萎缩、重者伴有心慌、头晕、气短、腹泻等;硬皮病见上述证候者。

3.肌痹   因热毒壅滞,气滞血瘀所致,症见面、颈部紫暗红色水肿性斑片、伴有肌肉关节疼痛无力;皮肌炎见上述证候者。

4.痰核   非因痰湿凝滞或热毒壅滞,气滞血瘀所致,症见皮下结块、皮温不高、质地中等、可出现皮色暗红、按之疼痛;脂膜炎见上述证候者。

5.狐惑   因热毒壅滞,气滞血瘀所致,症见口腔、外阴反复出现溃疡、偶伴发热、心烦、关节疼痛;白塞病见上述证候者。

【禁忌】孕妇禁用。

【注意事项】

1.寒湿证者不宜使用。

2.红斑狼疮、皮肌炎、硬皮病、白塞病病情严重伴内脏损害者,须配合西药治疗,不宜单用。

【狼疮丸说明书】

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

孕妇禁用

【药品名称】

通用名称:狼疮丸

汉语拼音:Langchuang Wan

【成份】金银花、连翘、蒲公英、黄连、地黄、大黄(酒炒)、甘草、蜈蚣(去头尾足)、赤芍、当归、丹参、玄参、炒桃仁、红花、蝉蜕、浙贝母。

【性状】本品为黑色的包衣水蜜丸,除去包衣显棕褐色至黑褐色;气微,味辛、涩、微苦。
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,凉血活血。用于热毒壅滞、气滞血瘀所致的系统性红斑狼疮。

【规格】每100丸重30g

【用法用量】口服。一次5.4g,一日2次;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期:一次服用量加1倍,一日3次。

【不良反应】尚不明确。

【禁忌】尚不明确。

【注意事项】包装用复合膜,5.4g/袋x8袋/盒。

【有效期】36个月

【执行标准】《中国药典》2020年版一部

【批准文号】国药准字Z22021973

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/生产企业:长春海外制药集团有限公司

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学一点医药学的知识,以便知道自己的身体处在一个怎样的状态。如果大家有问题,可以先关注微信公众号再留言,我看到后会第一时间回复。(不关注,小窗口无法回复!!)

药学科普(只讲故事),这里不售药,疾病服药请积极去正规医院就医诊疗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